《泉州十龙九子》短片获得第十四届北影节奖

2024-06-30 07:19:11来源:富拓企服怎么样分类:综合

我还记得泉州,泉州龙年春节在古城很受欢迎“十龙九子”龙年艺术装置吗?近日,龙短有消息传来:泉州“十龙九子”《泉州十龙九子》系列短视频为素材,片获聚焦中国龙文化,得第荣获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“文化多样性”板块最佳作品。届北奖昨天,影节记者采访了该系列短片的泉州作者“非物质文化遗产见福工作室”全籍大学生创始人颜青青,了解作品创作背后鲜为人知的龙短故事。

《泉州十龙九子》短视频获第十四届北影节大奖

颜青青(右)是片获创作的主力军、郑伊境(中)和导师吴娟(左)一起在北影节获奖。得第

《泉州十龙九子》短视频获第十四届北影节大奖

泉州今年春节期间“十龙九子”俘获众多市民和游客的届北奖心。

“十龙九子”系列短视频 在北影节上获得大奖。影节

今年4月底,泉州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(以下简称“北影节”)落下帷幕,龙短各大奖项获奖名单纷纷公布。片获本届北影节的短视频单元,以此为基础“短视频中的生活和生活”作为主题,鼓励创作者运用新技术、新思维,记录平凡生活的美好时刻,描绘灿烂的文明,展现时代风貌。

记者获悉,短视频单元包括新闻、生活、知识、娱乐、创意五大类,以及“铸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“文化多样性”“民政中国”“年度特别关注微短剧”等特殊板块,共收到了来自中国、美国、法国、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185部作品。短视频的主要创作者不仅包括国内外主流媒体、专业影视制作团队和独立导演,还包括许多大学生和短视频博客。短视频的主要创作者不仅包括国内外主流媒体、专业影视制作团队和独立导演,还包括许多大学生和短视频博客。经过激烈的竞争,福建理工大学颁发的《泉州十龙九子》系列获得短视频单元奖“文化多样性”板块最佳作品。

《泉州十龙九子》系列短视频的作者是一群来自福建理工大学的大学生,包括郑伊景、韩紫怡、叶志权、黄佳怡、颜青青、毕佳怡、林宇捷、郑欣怡。导师是齐开龙和吴娟。其中,韩紫怡、郑伊境、颜青青是创作的主力军。创作者也成立了“非物质文化遗产见福工作室”,并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、视频号等平台上发布与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相关的文章和视频,从青年的角度宣传推广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四名泉籍大学生参加 认真宣传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。

“在8名大学生中,有4名泉州人,每个人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见福工作室的团队成员。”颜青青说,他是泉州人。从泉州实验中学毕业后,他被福建理工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,目前正在读大二。

颜青青介绍,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成立于2023年,工作室共21人,来自学校汉语言文学、网络与新媒体、新闻、广告等专业,分工合作,运营媒体平台账户,开展科研活动规划,提供文化创意设计服务,共同做好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推广。

“今年2月初,各大文化旅游局在新媒体平台上‘整活’宣传当地文化,因为我们的创作者基本上都是泉州人,当时我们关注的是泉州文化旅游正在大力推广‘十龙九子’系列 IP。”颜青青说,当他们看到第一个龙装置出现在西街时,他们被深深吸引。经过一番讨论,成员们决定从龙的角度进行科普宣传“十龙九子”,为了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。

颜青青介绍说,整个系列的创作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,经历了四个后期的策划、文案、拍摄和编辑过程。“每一份文案,都是由团队成员共同修改,并在老师的指导下,慢慢打磨出来。”她回忆说,他们在创作中遇到了困难,因为他们想挖掘龙装置和传统文化的起源。例如,他们发现“十龙九子”有很多版本,神兽的生活经历成了谜,整理数据费时费力。经过反复打磨,成员们制作了9个短视频,每个视频持续约1分钟。这些短视频在那里“非遗见福”抖音发布后,收获了很多关注,全网阅读量为17.5万。

“本届北影节启动后,我们注意到短视频单元出现了新的模块‘文化多样性’,于是积极投稿。”颜青青介绍,经过初审、复审、终审三轮筛选,《泉州十龙九子》系列短视频成功入围终评,并获奖“‘文化多样性’板块最佳作品”。

“这个奖项让我们觉得我们所做的事情很有意义!”颜青青笑着说,下一步,团队计划普及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,并计划推出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书籍及相关文化创意作品,让更多人了解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。((东南早报金融媒体记者) 张素萍 通讯员 颜青青 文/图)。

本文地址:https://byjy.shop/news/96e999813.html 欢迎转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