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百科 >“木筷”与“不锈钢筷”哪种适合家用?看完“冒冷汗”,不再买错了 正文

“木筷”与“不锈钢筷”哪种适合家用?看完“冒冷汗”,不再买错了

来源:迈特网   作者:探索   时间:2024-06-30 06:28:12

在挑选日常餐具时,木筷你是不锈不再否曾在木筷和不锈钢筷子之间犹豫不决?本文将深入剖析两种材质筷子的优劣,从耐用性、钢筷卫生安全到环保角度,种适全方位解答你的完冒疑惑。揭开健康用餐的冷汗秘密,确保你的买错选择既符合生活习惯,又能守护家人健康。木筷别让错误的不锈不再选择成为生活中的隐患,一起来了解究竟哪种筷子更适合你的钢筷家庭吧!

“木筷”与“不锈钢筷”哪种适合家用?看完“冒冷汗”,种适不再买错了

筷子对我们而言,完冒也许只是冷汗日日陪伴我们的用餐工具,但当它被注入人间温情,买错就会变成难以割舍的木筷怀恋和回忆。

一饭一蔬,四季三餐,因为爱的存在,让一切更有意义。

选一双你觉得合适的筷子,和家人朋友好好吃饭,是一件不可忽视的事情。

而如今的餐桌上,我们能看到的筷子种类非常多,有木筷、竹筷、不锈钢筷、合金筷等等。(当然还有博物馆里的象牙筷、玉筷、金银筷……)

作为天天和我们亲密接触的餐具,筷子承担着很重要的安全责任。常有人问我们,到底什么样的筷子好呢?家里的筷子到底能用多久?

筷子使用三个月会霉菌超标致癌?

国人吃饭离不开筷子,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筷子上的细菌数量,上海市消保委进行了一项专项测试。

测试征集了200双普通家庭使用过的5类不同材质的旧筷子和660双新筷子。测试模拟了不同环境下(梅雨季、夏季、冬季),观测筷子霉菌数量变化。结果发现湿筷子的霉菌比干筷子多了25%,而旧筷子、竹木筷更容易发霉。

对比分析发现,使用超过6个月的木制筷子更容易长霉,且霉菌数量要比使用少于3个月的多30%;木质和竹筷的结构疏松,表面细纹、凹槽遍布,更容易藏匿细菌,竹木筷的霉菌数量是其他材质的7倍以上。

木质或是竹质的筷子长时间使用,材质老化表面就会出现各种裂纹、凹槽,一些细小的食物残渣就可以沉积在这些“缝隙”中。这些筷子没有得到有效清洁、消毒,只需要6个月左右,就可能被感染上黄曲霉素。

当然了,筷子发霉不一定就会产生黄曲霉素,筷子长时间使用,受潮之后容易发霉,但霉菌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微生物,并不是所有霉菌都是黄曲霉,更多可能是其他霉菌的问题。一般产生黄曲霉素的情况属于少数,而且产生的量也比较少

“木筷”与“不锈钢筷”哪种适合家用?看完“冒冷汗”,不再买错了

胃癌细菌从“筷”入,千万要注意

许多疾病都会「病从口入」,而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就是筷子。

我们吃饭都是在一个桌子上,要是同桌的人不知道自己体内存在病菌,夹菜时不仅会「污染」一盘菜,还会给自己的病菌带给同坐的人。

就比如——幽门螺杆菌,这种病菌就可通过筷子相互传染,进入身体之后就会粘附于胃粘膜表面。

幽门螺杆菌早已被世卫组织认定为一级致癌物,有78%的胃癌就是因为它的慢性感染而引发。

有研究表示,我国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高达59%,筷子的「贡献」颇多。

除胃癌外,筷子的不当使用,还会诱发肝癌。

不只是幽门螺旋杆菌,还很可能会有黄曲霉毒素

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就被它列为第一大致A物。

黄曲霉素是什么?

黄曲霉菌Aspergillusflavus是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腐生真菌,属于发菌科曲霉属Aspergillus,是人和动、植物的共同病原菌。

黄曲霉毒素(aflatoxin,AFT)属于真菌毒素,是高毒性次生代谢产物。它虽然叫作黄曲霉毒素但是却并不是只由黄曲霉产生,寄生曲霉(Aspergillusparasiticus)也可以生成该毒素。其他真菌如毛霉、青霉、镰孢曲霉等也是产生黄曲霉毒素的菌种。

黄曲霉毒素并不是一种毒素,它实际上是指化学结构相似的一组衍生物。目前,已经分离鉴定出的黄曲霉毒素已有20余种,最为常见的为B族黄曲霉毒素(B1、B2)、G族黄曲霉毒素(G1、G2)、M族黄曲霉毒素(M1、M2)以及毒醇等。

黄曲霉素的毒性到底有多强?

“黄曲霉毒素”是最毒的一种真菌毒素,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、砒霜(三氧化二砷)的68倍。

黄曲霉素B1、G3、M2等都是很强的致动物肝癌物质,比已知的致癌物亚硝胺的致癌性强75倍。

黄曲霉毒素(AFT)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某些菌株产生的双呋喃环类毒素。其衍生物有约20种,其中以B1的毒性最大,致癌性最强。

自1962年分离出黄曲霉毒素以来,人们对其毒性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,发现其毒性属于极毒,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,是氰化钾要强10倍,比眼镜蛇、金环蛇的毒汁还要毒,比剧毒农药1605、1059的毒性强28~33倍。

黄曲霉毒素有很强的急性毒性,也有显著的慢性毒性。人摄入大剂量的黄曲霉毒素后可出现肝实质细胞坏死、胆管上皮细胞增生、肝脂肪浸润及肝出血等急性病变,前期症状为发烧、呕吐、厌食、黄疸,继而出现腹水,下肢浮肿并很快死亡。

“木筷”与“不锈钢筷”哪种适合家用?看完“冒冷汗”,不再买错了

黄曲霉素最喜欢“藏”在哪些地方?

黄曲霉素这么“du”,别以为离我们很远,其实,它就存在于近在咫尺的地方。如果安全意识不够高,很有可能就会中招。日常生活中,黄曲霉素最爱“藏”在这几个地方:

第一,发霉的花生

花生本身富含油脂,而且喜欢生长到阴凉潮湿的地方,因此成为最容易感染黄曲霉菌的农作物之一。同时黄曲霉素又溶于油脂,更容易“追着花生不放”,从而滋生黄曲霉菌。

第二,没洗干净的筷子

筷子本身不会滋生黄曲霉素,但是我们在使用筷子夹菜的过程中,不可避免要夹花生、玉米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,如果使用之后没洗干净或者筷子长时间不更换,筷子缝隙里就会残留淀粉,引起霉变,最终滋生黄曲霉素。

第三,发苦的坚果

在食用瓜子、杏仁、核桃等坚果时,如果出现发苦的情况,一定要及时吐掉并漱口,因为黄曲霉素以孢子的形式传播,坚果的苦味与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黄曲霉素有关。

第四,农家花生油

有的人喜欢购买便宜实惠的农家花生油,殊不知,花生油也是黄曲霉素污染的一大隐患。

一方面是发霉的花生没有被及时挑出来,或者榨油的机器长期不清洗导致霉变,另一方面是农家小作坊的工艺简单,无法完全除去原材料中的有害物质,容易造成黄曲霉素超标。

第五,发霉的大米和玉米

粮食作物在收获和贮存的过程中,容易出现霉变,被黄曲霉素污染。如果不把变质、发霉的颗粒挑出,就很容易导致误食,把毒素吃进肚子里。

家中没洗干净的砧板、劣质花生酱和芝麻酱等,出现黄曲霉素的可能性也较大,需要提高警惕。

若筷子出现这些征兆,可别再使用了!

1、变色、长霉斑的筷子

许多家庭清洗完筷子没有沥水或擦干,直接放入碗柜,筷子在潮湿的环境下久放,非常容易滋生细菌,导致筷子表面颜色变深、发霉甚至是“长毛”。

筷子一旦发霉,就有可能产生黄曲霉素,这是一种剧毒致癌物,它对肝脏的破坏伤害非常大,已经被广泛认定为是可诱发肝癌的物质。如果家里的筷子发霉,一定要直接换掉。

2、有刮痕、磨损的筷子

不论什么样的筷子,为了延长使用寿命,生产厂家一般都会在筷子表面刷上一层可食用漆,以便让筷子的表面不易被细菌所附着。

如果筷子表面的生漆有脱落或者破损的情况,失去了保护色的筷子,表面会变得粗糙,特别容易滋生细菌微生物。因此,如果发现家里的筷子出现刮痕、磨损,要及时更换。

3、有异味的筷子

取一只洗净的筷子闻一闻,如果有明显的酸味,说明筷子已经受到了污染或者超过了使用期限。此时筷子上附着的细菌大大增加,如果继续使用,细菌会和食物一起进入口中,对人体产生极大的隐患。

为什么筷子容易发霉

湿筷子更容易长霉菌

●湿筷子的霉菌比干筷子多25%以上。

●不同的环境湿度下,筷子上的霉菌数量增长相差甚远,霉菌在湿度80%的条件下(如南方地区的梅雨季节)极易生长,而在湿度40%的条件下基本不生长。温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不大。

旧筷子、竹木筷更容易发霉

●使用时间超过6个月的筷子更容易长霉,霉菌数量比新筷子和使用3个月的筷子要多30%以上。

●木质和竹质筷子结构疏松,表面的凹槽、细纹容易藏匿细菌。竹木筷的霉菌计数是不锈钢、合金、密胺筷的7倍以上。

筷子发霉了该怎么处理?

1、淘米水清洁:

家里淘米剩下的水,将发毒的筷子,浸于淘米水中,浸泡5分钟,然后用热水烫一遍,在筷子上撒点醋,洗净后拿到太阳底下暴晒。

2、白醋清洗

在锅里准备半锅水,再倒小半碗醋,再把筷子放到锅里,煮20分钟就行,因为醋里含有醋酸,杀菌,和抑菌的作用,是非常好的。然后把筷子煮几分钟之后,用干净的干抹布,把水分擦干,然后放进盘子里,用微波炉调到中火烤30秒,就可以防止筷子发毒了。

3、用钢丝球擦洗:

筷子上有霉斑,可以用平时洗碗洗锅的不锈钢,钢丝球,或者砂纸,把木筷子整只都擦洗,可以磨损掉有毒菌的部位,也可以防止其他部位发毒。

4、生姜擦洗筷子:

在热水里加入食盐,将水搅拌均匀,再把发毒的木筷浸泡几分钟,然后把筷子从水里捞出来,平铺在菜板上,切点生姜片,用生姜片反复擦拭,发毒的木筷,对筷子进行擦洗几分钟,去除霉斑后,然后用热水冲洗放在太阳下,晒几分钟就可以了。

标签:

责任编辑:知识